來源:蘇州市文廣旅局官微發布時間:2020-05-22 16:48:39
大家好,今天由我代班小i
帶大家走進本期的百館之旅
嗯?我是誰?
我名叫張家港博物館
一座“美貌”與“才華”
兼具的Museum
口說無憑
有圖有真相
作為蘇州眾多博物館中的一員
我有著屬于自己的閃光點
等待大家去一一發掘
我的家鄉很美
我的家鄉張家港
風景名勝良多
它有著賞梅勝地香山
歷史文化名鎮鳳凰鎮
生態濕地暨陽湖
……
它是
鑲嵌于長江南岸的璀璨明珠
崛起于古老沙洲的現代新城
根植于七千年厚重的歷史土壤
飽經滄桑而歷久彌新
洗盡鉛華而生機勃發
我的“顏值”很高
我是一座“軸線對稱、主從有序、四隅崇樓”的仿唐建筑,“出生”于1998年,1999年竣工開館,經2010年改擴建及2012年提升布館后,建筑面積達到12000平方米。
我的“個人定位”是一個集收藏、陳列、教育、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在我的內部,分為“長江文化博物館”、“張家港歷史文化陳列展廳”、“張家港民俗文化展廳”、“書畫藝術展廳”、“碑刻展示區”五大主題陳列以及三個臨時展廳。
我的造型時尚大氣,風格簡明輕快、色調穩重雅致。館內設計精美的形象墻融合了館藏彩繪石球以及中華古老圖騰的紋飾,讓我充滿了雅致的江南水鄉風韻。
我也很有內涵
1 東山村遺址考古成果展廳
首先,走進我的第一個展廳:崧澤之光——東山村遺址考古成果展廳。展廳四周,分布著八座大墓的出土文物,在這里,大家可以一窺張家港這座江南小城的古老。
東山村遺址位于張家港市金港鎮南沙辦事處,距市區18公里,坐落于香山東脊向東延伸的坡地上,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因其首次揭露崧澤文化早中期高等級墓葬,填補了崧澤文化沒有高等級大墓的空白,為高度發達的良渚文明找到了源頭,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3年5月,東山村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組玉佩是M101出土的隨葬品,墓葬年代距今6500—6000年。尤其是弧度不一的5件玉璜,儼然一套“列璜佩”。
玉璜是中國古代玉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石器時代,玉璜是一種禮儀性的掛飾。每當進行宗教禮儀活動時,部落首領就戴上它,顯示出其尊貴的地位和神秘的身份。
鼎與甑的結合稱為甗,相當于現在的蒸籠,陶甗的發明開早期人類蒸具之先河。
民以食為天,烹飪并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技能。人類的飲食方式,最初從茹毛飲血到火的運用,逐漸轉變為食用熟食。
2 張家港歷史文化陳列展廳
想要對張家港的歷史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那就不要錯過張家港歷史文化陳列展廳。
展廳共分為文明起源、唐宋遺韻、軍事要塞、楊舍堡城、人杰地靈五部分,集中展示了館藏精品和歷年來重大考古成果,從不同側面反映著張家港的歷史地位,訴說著不同時代的盛、衰、興、亡。
在張家港的歷史中,如果有一個人物不同凡響,又不可替代,那一定是鑒真。
公元753年,鑒真從蘇州(張家港)黃泗浦出發,第六次成功東渡。鑒真的東渡精神從古至今,深深影響著這座城市。
如今的黃泗浦,雖然不再是入海大浦,但黃泗浦遺址的發掘卻讓它在今天依然閃耀。通過考古發掘,證實了黃泗浦是唐宋時期長江入海口南岸規模較大的港口集鎮。遺址入選了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海獸葡萄紋鏡,出土于黃泗浦遺址。形制以高突棱分為內外兩區,內區為主紋飾區,以高浮雕獸紐,配合數目不等的海獸,或匍匐、或臥下、或跳躍、或嬉戲,地張均飾葡萄蔓紋。外區多為禽鳥、瑞獸穿繞葡萄藤蔓花卉圖案。
據考古資料表明,海獸葡萄紋鏡主要流行在唐代前期,使用范圍非常廣泛,唐代海獸葡萄紋鏡沿西傳入中亞、西亞,向東傳入日本、朝鮮等地。
目前,海獸葡萄紋鏡藏于“長江文明物語”展廳。
3 長江文化博物館
張家港歷史文化陳列展廳一側便是長江文化的主展示區——長江文化博物館。
從2004年起至今,每年的長江文化藝術節已經成為張家港一張靚麗的名片。有這樣的緣起,長江文化展廳便又是一塊完美的拼圖。從文明的大河到長江精神溯源,從源遠流長的文化到物質文明,長江文化的多樣性在這里呈現,流連其中,樂而忘返。
為配合長江文化藝術節,2019年,張家港博物館將長江文明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主題相結合,由中國文物報社、張家港市政府主辦,聯合長江沿線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四川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景德鎮考古研究所、景德鎮陶瓷博物館等6個主要博物館共同舉辦了“長江文明物語——長江文明與海上絲綢之路主題展”。
我還有點“小文藝”
4 書畫藝術展廳
從長江文化展廳出來,步入另一側的書畫藝術展廳。展廳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展示盧星堂、張耕源、繆廷杰的書畫及收藏作品。
這些當代仁人志士的鄉梓情懷,為張家港這座城市渲染出藝術氣息,古今一體,亙古彌香。
5 碑刻展示區
碑刻展示區位于一層中央庭院,集中展示了張家港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碑刻精品19件,含明代墓志銘、重浚奚浦塘碑、清代楊氏義莊碑記、規條、地圖等。
此外,碑刻展示區還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網紅打卡地哦,其所在的中央庭院由鋼結構以建筑形式搭建而成。
午后的陽光透過玻璃,會產生奇妙的光影效果,庭院四周散落著假山和水池,池中金魚嬉戲,寧靜又美好。大家可以透過大大的玻璃窗,拍下一張剪影,唯美而動人。
我了解人情世故
6 張家港民俗文化展廳
歷史是一面鏡子,照出人間百態,悲歡離合。走進張家港民俗文化展廳,在張家港一方之地,感受風俗別樣,水鄉多情。
張家港地處江南膏腴之地,自古以來,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至唐宋年間,更是“地無曠土、田連阡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在這里,捕撈長江三鮮,在沙上來一碗螃蜞豆腐,把酒言歡;穿過老街市相,看大生祥綢布莊、竹器店、鐵匠鋪、萬和酒樓、豆腐坊、長春園等店鋪林立;還有記憶里那入口的黃酒、松軟的高莊豆腐、壘起的七星灶,泡開的茶,都是抹不去的家鄉味道。
俗話說
始于顏值,陷于才華
深入了解之后
大家有沒有被我“圈粉”呢
快尋個時間來找我“玩”吧
地址:張家港市暨陽西路2號
開放時間:周二、周三、周四、周六、周日(8:30—17:00) 周五(8:30—21:00)